研究出臺促進數字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文件,實施數字產業優質企業培育工程,開展數字產業集群梯度培育行動;持續推進算力基礎設施建設,今年底實現60%以上新增算力在國家樞紐節點集聚;加快出臺《關于數據要素賦能新型工業化的實施意見》,推進大數據產業發展……在3月31日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,國家數據局、工業和信息化部相關負責人集中發聲,圍繞加快推進數字中國建設,促進數字經濟發展提檔加速釋放了新一輪政策信號。
最新數據顯示,2024年我國數字產業完成業務收入35萬億元,同比增長5.5%,實現利潤總額2.7萬億元,同比增長3.5%,直接從業人員達到2060萬人,數字產業呈現積極發展態勢。
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技術發展司司長王彥青介紹,從重點行業來看,2024年電子信息制造業全面回升向好,規模以上增加值增長11.8%,軟件業完成業務收入13.7萬億元,同比增長10%。從產業活力來看,原生鴻蒙系統正式發布,成為繼IOS和安卓之后全球第三大移動操作系統,“兩重兩新”政策拉動疊加全球市場需求復蘇,電子信息制造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2%,人工智能、人形機器人等新興領域保持較高投資熱度。
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“激發數字經濟創新活力”“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”。記者了解到,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將進一步協同各地區、各部門研究出臺促進數字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文件,從堅持創新驅動、推進產業協同、深化國際合作三個方面持續推動數字產業發展。
具體而言,將推進原創性數字技術攻關,聚焦人工智能、關鍵軟件、工業互聯網等重點領域,培育一批創新成果轉化平臺,助力科技成果產業化,持續提升數字技術的自主創新能力。實施數字產業優質企業培育工程,建立多層次、分階段、遞進式企業培育體系,培育一批具有產業鏈控制力的生態主導型企業,開展數字產業集群梯度培育行動,打造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。同時充分發揮“一帶一路”、G20等國際合作機制作用,推動構建金磚國家數字產業生態合作網絡,加強與世界各國在技術、標準、人才等領域的國際合作交流。
“持續推進‘人工智能+’行動”“支持大模型廣泛應用”……隨著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部署推進,“人工智能+”成為備受關注的領域。
“高質量數據作為人工智能應用的底座,不僅對通用大模型具有很強的保障支撐作用,對行業大模型更加重要。”國家數據局局長劉烈宏表示,下一步國家數據局將圍繞持續推進算力基礎設施建設、推進高質量數據供給、推進數據流通交易三方面進一步發力,更好地助力“人工智能+”行動。
其中,在持續推進算力基礎設施建設方面,過去一年,國家數據局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、工業和信息化部、國家能源局等有關部門,大力實施“東數西算”工程,加快推進全國一體化算力網建設,協調推進算力建設與能源設施協同布局。“今年底,我們要實現60%以上新增算力在國家樞紐節點集聚,新建大型數據中心使用綠電占比超過80%。”劉烈宏說。
在持續推進高質量數據供給方面,將基于我國海量數據資源和豐富應用場景的優勢,加快推動數據要素和人工智能產業賦能、終端應用和場景培育相結合。積極引導做好高質量數據集建設工作,進一步推動數據標注產業高質量發展。在持續推進數據流通交易方面,將逐步完善數據市場規范,構建數據流通交易標準體系,細化流通交易規則,推動發布數據流通交易標準示范合同,降低數據流通交易制度性成本,提升數據流通交易效率。
此外,圍繞推進大數據產業發展,王彥青表示,將加快出臺《關于數據要素賦能新型工業化的實施意見》,推動數據資源化、資產化和要素化,為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注入新動能。加快大數據關鍵核心技術攻關,梳理大數據領域技術圖譜,推動行業高質量數據集建設探索,完善工業領域大數據標準體系,開展產品主數據、工業數據空間等試點。持續深化數據管理國家標準(DCMM)的推廣應用,加快構建企業首席數據官制度,提升企業數據管理意識和能力。
來源:經濟參考報
免責聲明:本網站部分文章、圖片等信息來源于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平臺所有,僅用于學術分享,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權益,請聯系我們,我們將做刪除處理!